綠咖啡豆提取物 (Green Coffee Bean Extract) 綠原酸 chlorogenic acids–體重控制,血糖控制
超重和肥胖已成為嚴重的健康問題,目前使用不同的體重管理策略。
綠咖啡豆提取物存在於綠色或生咖啡中,它也存在於烘焙咖啡中,但是大部分綠咖啡豆提取物 (Green Coffee Extract) GCE在焙燒過程中破壞,而綠咖啡提取物成分含有綠原酸chlorogenic acid(CGA),它也可以在各種水果和蔬菜中找到。
綠咖啡豆提取物 green coffee extract GCE作為減肥補充劑。
綠咖啡 (Green Coffee Extract) 豆含有多酚,包括綠原酸 chlorogenic acids,像葡萄籽提取物和綠茶一樣,具有幫助身體中和有害自由基的抗氧化劑。研究還表明,綠咖啡豆中的綠原酸能促進正常血壓。
綠咖啡豆不像咖啡飲料,生咖啡豆(綠咖啡)提取物的咖啡因含量低, 當咖啡豆被烘烤時,綠原酸也被破壞,並且它們在咖啡飲料中含量低。
綠原酸chlorogenic acid(CGA)化學結構
綠咖啡提取物
綠原酸 chlorogenic acids
綠原酸以幾種不同的方式支持綠豆咖啡豆的減肥效果。
首先,通過抑制體內葡萄糖的釋放來促進平衡的血糖。
其次,綠原酸能促進肝臟的代謝產生,從而燃燒脂肪。 這種雙重機制有助於通過阻礙脂肪制造和增加體重。
綠咖啡豆提取物也被改變人類的激素分泌和葡萄糖耐量。
在動物試驗中,綠咖啡豆提取物影響葡萄糖濃度和血脂濃度,這被認為是通過減少葡萄糖在腸中的吸收; 通過促進鈉離子Na +電化學梯度的分散來實現機制。 這種分散導致葡萄糖進入腸細胞enterocytes。 綠咖啡提取物也被認為是抑制肝葡萄糖-6-磷酸酶 glucose-6-phosphatase的酶活性,其參與葡萄糖的體內平衡。
葡萄糖-6-磷酸酶 glucose-6-phosphatase (G6Pase)
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主要發現在肝臟和腎臟起著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飢餓期間處理葡萄糖,與大多數磷酸酶作用不同,因其是水溶性化合物,它是一種膜結合酶membrane-bound enzyme,與內質網endoplasmic reticulum相關。它是在肝臟的發揮其功能,在飢餓時間,會在腎皮質kidney cortex 提供葡萄糖。 葡萄糖是由糖異生前體gluconeogenic precursors形成,並且在肝臟控制糖原glycogen 產生和糖原分解導致葡萄糖的形成。
6-磷酸(Glc-6-P),必須被葡萄糖 – 6-磷酸酶glucose-6-phosphatase (G6Pase) 產生水解,然後作為葡萄糖釋放在血液流通。 因此,G6Pase在血糖中起關鍵穩態作用。
動物研究報告証明,綠咖啡豆提取物通過抑制肝臟甘油三酯hepatic triglycerides的積累來介導其抗肥胖作用。 一些研究員還認為,綠咖啡豆提取物的抗肥胖作用可以通過改變血漿脂肪因子水平和體脂分佈,以及下調脂肪酸和膽固醇生成物合成來介導,而上調在肝臟合成脂肪酸氧化和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alpha (PPARα) 表達。
綠咖啡豆提取物是多酚polyphenols類,有助於預防與氧化應激相關的各種疾病,包括冠心病和某些形式的癌症。綠咖啡豆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活性,通過體外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和體內血漿抗氧化能力的證明。
綠咖啡豆提取物,可能會以多種方式改變腸道葡萄糖攝取,解釋其對體重的影響提供依據,通過胃腸激素分泌的變化,綠咖啡豆提取物的減肥效果將對糖尿病具有保護作用。
綠原酸對澱粉糖吸收和體內脂肪合成的影響。
2007年在“國際醫學研究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受試者飲用速溶咖啡其富含綠原酸,對超體重的30名受試者進行了12週的研究,首先分為2組。 一組飲用常規速溶咖啡,而另一組則飲用速溶咖啡,再加上含濃縮綠咖啡豆提取物200毫克,可改變他們的飲食習慣或運動習慣。
綠咖啡豆提取物 的速溶咖啡組別減少了11.9磅(5.4千克),而消費普通速溶咖啡的人群只消耗3.7磅(1.7kg),綠咖啡提取物降低人體脂肪含量3.6%,而消費普通速溶咖啡的人群中則為0.7%,由於葡萄糖的吸收減少而被認為是體重減輕。除了減少葡萄糖吸收外,它對糖尿病管理中起著保護作用。
它也積極地影響與糖尿病和心臟病風險。
如果服用劑量在每天140 – 800 mg之間,具有多酚有助於抵抗氧自由基,它也可以促進消化系統。通過解毒改善肝功能。提高能源水平。
副作用
對於咖啡因過敏的人,綠咖啡豆含有小量咖啡因。 這可能包括焦慮,抖動,心跳加快等。與此同時,綠原酸也可能具有瀉藥作用並引起腹瀉,避免懷孕或母乳喂養的婦女和兒童食用綠咖啡豆提取物。
趙家聲
化學學士
生物醫學工程碩士
生物化學科技碩士
材料科技碩士
美國草本治療師
美國自然療法博士
相關產品
參考資料
- Ogden CL, Yanovski SZ, Carroll MD, Flegal KM. The epidemiology of obesity. Gastroenterology. 2007;132(6):2087–2102.
- Farah A, Monteiro M, Donangelo CM, Lafay S. Chlorogenic acids from green coffee extract are highly bioavailable in humans. Journal of Nutrition. 2008;138(12):2309–2315. [PubMed]
- Cho A-S, Jeon S-M, Kim M-J, et al. Chlorogenic acid exhibits anti-obesity property and improves lipid metabolism in high-fat diet-induced-obese mice.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2010;48(3):937–943. [PubMed]
- Hiltunen LA. Are there associations between coffee consumption and glucose tolerance in elderly subjects? 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006;60(10):1222–1225. [PubMed]
- Altman DG, Schulz KF, Moher D, et al. The revised CONSORT statement for reporting randomized trials: explanation and elaboration.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2001;134(8):663–694. [PubMed]
- Review Manager (RevMan) [Computer Program] Version 5.0. Copenhagen: The Nordic Cochrane Centre, The Cochrane Collaboration, 2008.
- Watanabe T, Arai Y, Mitsui Y, et al. The blood pressure-lowering effect and safety of chlorogenic acid from green coffee bean extract in essential hypertension.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Hypertension. 2006;28(5):439–449. [PubMed]
- Welsch CA, Lachance PA, Wasserman BP. Dietary phenolic compounds: inhibition of Na+-dependent D-glucose uptake in rat intestinal brush border membrane vesicles. Journal of Nutrition. 1989;119(11):1698–1704. [PubMed]
- Monteiro M, Farah A, Perrone D, Trugo LC, Donangelo C. Chlorogenic acid compounds from coffee are differentially absorbed and metabolized in humans. Journal of Nutrition. 2007;137(10):2196–2201. [PubMed]
- Bidel S, Hu G, Sundvall J, Kaprio J, Tuomilehto J. Effects of coffee consumption on glucose tolerance, serum glucose and insulin levels: a cross-sectional analysis. Hormone and Metabolic Research. 2006;38(1):38–43. [PubMed]